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、青海、四川、甘肅、云南等幾個省。其中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。西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,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服飾及其文化,這是民族傳統文化與審美意識、經濟生活的具體表現
可能是由于一直固守著游牧民族的生活習俗,西藏人向來以殷勤好客著稱。無論是上層還是下層,聚會都是一種流行的休閑方式。而貴族家庭舉行一次聚會有時會持續10到15天,數百名客人受到輪流的邀請,很多客人還會留宿
一般我們有句俗話入鄉隨俗,西藏人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,有些什么飲食值得我們品飲的了?
藏族建房造屋,一般都要先請喇嘛占卜打卦,選擇地形和確定開工日期。選擇地基根據歷算條文和佛經上查看風水的條文,由歷算師或喇嘛活佛等來選定,其主要是避免"天三角"和"地三角"的地形,因為三角形是佛教鎮魔用的圖形,屬不吉利之圖案,藏族最忌諱這種地形
植根于民眾心理的信仰主要表現為內在的隱形作用,經過長期的發展,民間信仰不斷外化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行為和諸多的民俗事象。這些民間信仰與民間風俗在歷史的坐標上互為作用,互為表里,構成西藏民間基層社會極具活力的文化運動,西藏農耕民俗與農耕信仰最能說明這一點。
西藏的喪葬有以下特色。第一,受自然環境影響大。西藏各種葬式的分布和演變,大多是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形成的
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,西藏處于封建農奴制社會。在此經濟基礎上建立的家庭,以一夫一妻制為主,兼有一夫多妻制、一妻多夫制等類型。 過去,藏族通婚的原則是實行階級內婚、血緣外婚。
藏語分為衛藏、康、安多三個方言。我們常說的康巴藏族、安多藏族、衛藏一帶的藏族,就是根據三大方言的范圍來劃分的。
西藏特產大致分為手工藝、名食、藥材、珠寶、唐卡、藏刀等幾大類。
藏傳佛教,俗稱喇嘛教,即與我們常說的漢系佛教區分開來。西藏的僧人叫喇嘛,而少林寺的我們叫和尚。
藏醫藏藥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之一,也是我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重要內容,幾千年來為我國藏區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1、西藏藏族接待客人時,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,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,并使用敬語,如在名字后面加個:"啦"字,以示尊敬和親切,忌諱直呼其名。迎送客人,要躬腰曲膝,面帶笑容